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明总宪 > 第121章 君子佩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嘉靖越过天下士人在承天门外“应民所请”之后,这一切的发生便已然成了一个必然。

    终究会有人意识到可以利用百姓向朝廷施压,区别只在于原因与形式。

    庙堂上的纷争,终究成了导火索。

    就在京师的孩童将最新一版的传单塞遍整个京师之后的第二天。

    唱报先生们也好似是提前得到了消息一般。

    一大清早便开始唱起了昨日所散之报。

    “太祖高皇帝所定之旧法,巍然老矣,今日之大明,非一剂猛药而不可救,救苍生黎庶者,新法也!”

    “……”

    “我辈食君之禄,自当誓死卫我朝之祖宗家法,以报列祖列宗于地下,国朝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就在今朝。”

    “……”

    两股极端的声音响彻京师的大街小巷,遴选着被他们选中的受众。

    一大清早,陶大临便直接被诸大绶在家中给揪了出来。

    “念斋!大喜,大喜!在京士人群情激奋,已然准备伏阙进谏,废新法除奸佞了。”

    听明白了事情原委的陶大临闻言亦是喜极而泣。

    他万万没想到印两张破纸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威力。

    “国有诤臣,家国幸甚,社稷苍生之福啊,端甫,快引我去。”

    刑部衙门外,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等着陶大临露面。

    就在陶大临露面的那一刹那,诸大绶便应景的哭出了声。

    “陶公乃五柳先生之苗裔,焉能至此啊!”

    诸大绶的哭声吸引了所有士人的目光,面前群情涌动的士人陷入了沉寂,片刻之后人群便骤然炸开了锅。

    这些士人就好似是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一般。

    “进宫见陛下去!”

    “犹为加冠之太子,如何治天下!”

    “……”

    诸大绶跟陶大临两人闻听此言,美的鼻涕泡都快冒出来了。

    “诸位先生,我等同去!同去啊!”

    诸大绶的声音都已然微微嘶哑,却仍旧在摇旗呐喊,带着刑部外的士人向紫禁城的方向涌去。

    “立言立行,就在今日!”

    五柳先生何许人也,士人焉能不知?

    忠孝节义之故事,士人焉能不效?

    自家白花花的银子,焉能散给百姓?!

    千载难逢的忠孝两全,这些士人,是抱着成圣的念头去的。

    这些不仅仅是在京的士人,还有不少往年的举人提前入京准备明年的春闱。

    浩浩荡荡近千人的队伍绵延在大明门外。

    只不过他们注定不会取得压倒性优势,你都压倒性优势了,别人还怎么赚钱?

    一个青衣小帽随扈打扮的年轻人丢掉了自己的主人,仓惶跑进了一家茶棚之中,径自来到了唱报先生的面前。

    “先生,大事不好了,近千余士人,往承天门去了,他们是要逼陛下废新法行旧法。”

    “一场己酉之变死了那么多人,太子爷豁出去命换来的新法,马上就要废了!”

    那随扈倏然泪下,茶棚内却不似刑部外那般沸腾,反而是一片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平民的愤怒,从不似士人那般张扬。

    但这不代表这股怒火不会倾泻。

    “世官世兵……我爷爷就给百户种地,我还给百户种地,现在他们要我的儿孙继续给百户种地,狗官欺人太甚!”

    一声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怒骂,却彻底引爆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当第一个人站出来时,一切便已然没有回头路了。

    越来越多的人连手上的活都扔下不管,径自朝着大明门的方向涌去。

    双方均已红了眼,自认为自己手握大义,绝对听不进去对方是在说什么。

    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便只剩下了一个。

    要么解决对方,要么被对方解决。

    这不是一次伏阙谏言,而注定是一场遭遇战。

    没有谁先动手一说,准确的说,是所有人一起动的手。

    起先时只是赤手空拳,而后便有人捡起了路边的搬砖。

    “家国大事亦是尔等这些贱民可以置喙……”那士人话音未落,一记板砖便直接砸到了他的脸上。

    “圣人是教人向善的,你们这帮人也配自称圣人门生?!”

    这些士人明显不是平民的对手。

    只不过,这里是大明门,在大明门的侧旁,便是六部衙署跟五军都督府。

    “詹部堂,再不派人出来缉拿乱民,读书人的种子便要被斩尽杀绝了!”

    “我表亲在五军府当差,诸君顶住,我这便去搬兵去了!”

    “……”

    听着被外面的人敲得“砰!”“砰!”作响的大门,詹瀚的额头上已然布满了冷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部堂,我们也不清楚啊!今晨不知为何,忽然就打起来了,咱们刑部这几个人就算是全去了也不够啊!”

    “礼部那边的人露面没有?”

    爬上房顶的胥吏开口道:“开了,部堂,刚开,礼部的人刚出来!”

    听到这里,詹瀚这才好似是抓到了主心骨一般。

    “快,开门,你们跟着礼部的人同进共退,另外备车,我现在便要进宫去。”

    “喏!”

    先是六部的胥吏,而后不远处五军府的军士也参与了进来。

    只不过这些军士跟胥吏也各自有着各自的立场,场面一度再度焦灼起来。

    直到陆炳带着缇骑自承天门而出,才逐渐的将局面控制下来。

    锦衣卫缇卫,早已不似明初,多以勋贵庶子即朱希孝这帮人充任,这帮人是官家的人,却又常年受士人排挤不习孔孟,没有鲜明的立场,反而成了压舱石。

    大明门下,两伙人被缇卫的战马强行分开,但叫骂之声依旧此起彼伏。

    朱希孝怯生生的低声道:“大都督,咱们现在怎么办啊!诏狱没这么多牢房啊!”

    “疯了,全都疯了!”陆炳红着眼,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手却是一直在抖。

    入朝这么多年,这是陆炳第一次感觉到这么强烈的生命威胁,这些人不是鞑子,是大明的子民,内讧永远比外患可怕的多。

    杀了百姓,陆炳要挨参,动了士人,陆炳更要挨参,若是方才的锦衣卫跟着一并闹起来,陆炳下场怕更是危险。

    “等宫里消息,先不要妄动。”

    “喏!”

    强行恢复镇定的陆炳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才渐回过神来。

    不待陆炳开口,身后的士人中却是传来了一个声音。

    “诸位,君子佩玉!这些玉佩就当时我送给诸位的,还请诸位勿忘我怡春堂亦曾尽力!”

    脸上搬砖印痕尚未退去的陶师贤却是直接从那士人手中接过了玉佩,直接朗声道:“诸君为我陶家之事死义,我陶家焉能让诸君破费!”

    “我陶家有的是银子!今日在场诸君,此佩人手一块!去我陶家支取银两!”

    在场的士人无不欢欣鼓舞,哪怕这块玉本身并不值钱,只是那家名叫怡春堂的古董行平日里压仓的玉石,但意义已然远超其本身价值。

    只有方才拿出玉佩的士人的眼神却好似宛若看到了猎物的豺狼一般。

    陶大临身系玉佩,朝着远处的百姓怒斥道:“尔等拦下的只是血肉之躯,拦不下的却是我大明的烈烈忠魂!千载之下,自有青史为我等正名!”

    陶大临说的是什么,没有人在乎,但所有人都看到了那块系在陶大临身上不停晃动的玉佩。

    只不过有没有这块玉佩都不会影响事情的走向。

    而那些参与其中的商户,已然投入了太多的本钱,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回血的机会。

    就在大明门下打成一片时,京师袁氏制衣坊跟几家染坊的红布便被王少甫全部买下。

    “街坊们,效太祖高皇帝之故事,红巾裹头,这些红布,就当是王某送与各位的!”

    “当年太祖高皇帝,就是裹着红巾从凤阳一路打到了燕京,我看谁敢说咱们不孝!”

    仅一日之间,怡春堂的玉佩跟京师的红布便被一扫而空。

    无论是红布也好,玉佩也罢。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比唱报挣钱多了。

    鄱多拉魔盒的盖子,被彻底敞开了。

    当看到面前白花花的银子跟一串串的铜钱时,任凭是谁也不可能再有理智了。

    ——

    清宁宫中。

    “严嵩在哪里?徐阶在哪里?!”

    “殿下,前日严阁老受命去拜谒七陵了,徐部堂现在礼部坐镇亦无谏言啊!”

    “好一个贾生,好一个晁公!事到临头,我大明的阁老重臣,一个个躲得这么远?!”

    高拱沉吟许久后,径自跪倒在了朱载壡的面前。

    “殿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京师怕是要生大变故了,马上调缇卫动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方能速见成效啊!”

    朱载壡看着锦衣卫送来的奏报,已然蹙紧了眉头。

    “不行……再等等。”

    “殿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高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在殿中踱步起来:“殿下,待到京师大乱,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朱载壡喘着粗气低吼道:“可乱京师总比两京一十三省全都乱了要好啊!朝廷不能不变法!只有在京师,咱们才能看的清楚!”

    张居正亦是跪倒。

    “臣附议。”

    见到张居正这么说,朱载壡才一屁股靠在了椅背上。

    “传令陆炳,将所有人全数释放。”

    “喏。”

    传令的小黄门倏然而去,朱载壡抬起头看向了张居正。

    “张先生再去一趟刑部吧。”

    “臣领命。”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