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清穿之以貌制人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本就接近午膳的时候, 没一会儿功夫, 下头人就来问要不要摆膳。

    顾夏冷眼瞧着, 康熙是有些想走的, 可对上文氏期盼的双眸, 到底又停下脚步。

    看来他对几个奶娘的感情, 还真是不一般。

    说来也是, 宫中就有传言,说是当初他得天花,旁人都要放弃了, 就几个奶娘给药给食的,从不曾离开半步。

    这么一说,恩情重一点, 也是情有可原的。

    排位置的时候, 就比较好玩了。

    几个千金小姐不去坐着用膳,反而一窝蜂的来伺候他们几个。

    她赐了镯子那姑娘叫秀兰的, 立在胤禛后头, 言笑晏晏, 小意温柔, 细致入微的给他布膳。

    眼神也乖, 从头到尾都没有乱飞。

    只是她瞧的很清楚, 康熙的眼神中略有些不睦。

    “几个姑娘没有忘了本分,不错。”康熙不咸不淡的夸赞一句。

    顾夏立马听出来了,他这是不高兴了。

    视线跟着看向一旁的李煦, 就见他笑的眉飞色舞, 高兴着呢。

    说来也是,丫鬟婆子多的是,要几个适龄的千金小姐伺候,像是什么样子。

    纵然小选以后,确实要分入皇宫或者宗亲府上伺候人,可做的大多也是巧宗。

    陪着一道玩耍,递个锦帕递杯茶什么的,这样立在后头侍膳不算什么,可不该她们没调·教出来就做这事。

    用完膳后,文氏还要李煦陪着他们游玩,被康熙拒了。

    离开李家以后,顾夏好笑的望着康熙,:“香饽饽,果真是香饽饽。”

    康熙无奈的拍了拍她的手,安抚道:“纵然她们有千般万般计,对朕来说都是下品。”

    胤禛也不高兴的开口:“心机也太深沉了,伺候爷就能离阿玛近些,也不看看自己那癞蛤蟆样。”

    说实在的,李煦的几个女儿,那真是跟他的长相有质的区别。

    和在京城的贵女不同,她们特别温柔,你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知道什么意思,还特别放的下身段伺候。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若有所思。

    如果做妻子,确实不够端庄硬挺,可如果做格格做妃,这样解语花一样的性格,不得宠都难。

    秀兰的目标和手段都很明确,就是冲着康熙去的。

    等到康熙出去处理事情,胤禛几个孩子陪着顾夏,童言童语的安慰着她,胤禛甚至还说道:“李曹两家跟太子走的近,那几个女儿,说不得就是给太子备的,只不过有的人心大,不愿意等。”

    顾夏转过头,严肃的看向他:“你怎么懂这个的?”

    胤禛抿了抿唇,无语道:“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说来也是,李曹两家,本来就是康熙给太子准备的筹码。

    不过胤禛小小年纪就懂这么多,实在让人欣慰,不用担心他受人欺负了。

    “皇阿玛要是寻旁人,儿臣就杀了她。”口音听不出她他的区别,顾夏听胤禛这么说,顿时吓了一跳。

    “说什么呢,你皇阿玛有了旁人不打紧,我还有你们呢,可不能以身犯险。”

    胤禛本来冷着张小脸,闻言不由得笑了,他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可额娘误会了也不错。

    以从小跟阿玛争宠的经历发誓,他刚才听到的意思,绝对是他们比阿玛重要,嘻嘻。

    苏州很好玩,顾夏虽然第一天被坑了,第二天忍不住又出去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因为这一句诗的指引,顾夏溜溜达达的,带着几个孩子一道去了。

    路还挺远的,他们骑着马,也废了好一会功夫。

    立在寒山寺的门外,其实她是有一些失望的,看景果然不如听景。

    也不是说这里不好,寒山寺挺不错的,但是和诗中那完美的意境,相差太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简直就是一副完美的画卷。

    旁人写的夜景,我白日来看的,所以才有些微区别,也是理所当然的。

    她这样安慰自己。

    好在寒拾殿安慰了她受伤的心灵,里头有西游记的壁画,和汉白玉雕的女儿国像。

    双目含情的女儿国国王,脸颊上带着羞涩的笑意,欲语还休的看着闭目念经的唐僧。

    看到这传神的一幕,顾夏甚至想起了国王的台词:“你睁开眼看看我,我不信你两眼空空……”

    她小时候很喜欢看西游记,毕竟黑白电视看的台少,一到寒暑假,西游记就霸占了荧屏。

    胤禛对女儿国不感兴趣,他立在真假美猴王的雕像面前沉思。

    一行人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就往后殿去了。

    来到佛寺不吃斋饭,那就是白来了。

    顾夏坐在小木桌前,眼带期盼。

    胤熙就不太理解这种心情,歪着头萌萌哒问:“这里有什么特殊的?”

    想着后世各种关于斋饭美食的传闻,顾夏吞了吞口水,托腮道:“大概是没吃过的都是好的?”

    胤祉、胤祚两个小家伙,在一旁追着薅瓜娃子的尾巴,玩的不亦乐乎。

    瓜娃子特别会哄孩子,逗的两小只开心的不得了,跑的满脑袋都是汗。

    赶紧拿着细棉长巾上前,往两人背上塞一条,吸足了汗再抽出来,就不担心吹风生病了。

    小孩子出一身细汗,没一会儿就湿凉湿凉的。

    刚把他俩收拾停当,顾夏期待已久的斋饭也上了。

    她银子砸的足,菜品自然也丰盛,各种素烧看的她眼花缭乱,兴致勃勃的夹了一筷子,顿时兴奋了。

    果然名不虚传,好吃的不得了。

    这边烧菜偏甜口,特别对她的胃口,只吃了两大碗,这才罢手。

    胤祉、胤祚两小只就不用说了,小孩子就没有不爱甜的。

    也是吃的欢实的厉害。

    刚放下筷子的功夫,就听到外头有喧哗声,顾夏一点都不好奇,毕竟吃饱了人就特别懒,只想歪在榻上歇息。

    谁知道声音越来越近,渐渐的停在他们不远处。

    “娘!娘!”小儿带着鼻音的呼喊声充满了慌张,让顾夏拧起眉尖,不由自主的关注起来。

    这才听到有和尚在安排:“麻烦各位施主略让让,已经去请大夫了。”

    接着就是小儿惊慌失措的哭声,和周围各种言语。

    “这寡母带着小儿来寺庙做什么?也求佛祖保佑?”

    “积点德吧,已经不容易了,这孩子往后可怜咯~”

    “抽成这样,要死了吧?”

    “谁知道呢,死了还得埋呢,这孩子长得倒是不错……”

    各种各样的言论在耳边流淌,顾夏不虞,看向躺在地上抽搐的女子。

    瞧着年岁也不大,那孩子只头顶留发,扎一个小揪揪,这会儿一晃一晃的,就知道哭着喊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