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非凡法医 > 第74章 依颅画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小慈没有吱声,懒得搭理这种人。

    他伸出一只手,在藏獒头顶摸了摸,这条狗认出了宋小慈,依稀记得他的好处,便没有任何反感之意。

    手下不停,宋小慈换了一个地方,在藏獒下颌旁边的神经反射点轻轻一捏,狗狗张开嘴,从黑狗的肩胛处松脱了下来,并且主动舔了舔宋小慈手臂,以示感谢。

    一俟藏獒松口,爱尔兰大犬跌跌撞撞,连连后退,偎缩到了主人脚踝处。

    打输了不说,还被人家咬伤了,真是丢人丢到了家。

    “是我狗狗不对在先,可你的狗咬伤了它,总得付点汤药钱吧。”那男子有点不依不饶的味道。

    宋小慈摆摆手,示意两人都别讲狠:“肩胛半脱位,搞不好会留下后遗症,我给它处理一下。”

    宋小慈一眼瞅见对面有个药店,便让张勇腾去搞点酒精、纱布胶带什么的,这东西便宜,用不了几个钱。

    张勇腾本不想鸟这人,但要闹到110出警,也没有多大意思,便掏出一张红票子,对旁边的路人道:“谁帮忙跑一趟,多余的钱买包烟抽。”

    自然有人抢着去买。

    宋小慈没有闲着,嘴里发出一种哨音,爱尔兰大犬听了,居然在地上趴了下来,一双眼睛眯成线条,看样子它要睡了。

    大家有点怪异,不知道这是什么把戏。

    其实这不是什么玄术,只是一种实用的动物催眠术,催眠动物比催眠人要容易得多,因为动物比人类单纯多了。

    宋小慈走过去,一只手放在颈后的背脊处,另一手扣进腋下方,左手下压,右手使出寸劲猛地往上一托。

    “咔”地一声,关节归位了。

    随着这道声音,爱尔兰大犬也醒了过来,它四肢奋起站稳身子,尾巴在屁股后面摆了摆,居然转过头,在宋小慈的小腿边蹭了起来。

    “这就好啦!”周围的观众有些惊异,都想知道这小兄弟何人,他的手法倒是一绝。

    “哈哈,我兄弟,公安局的兽医!”张勇腾有些自豪,完全没注意到,自己一出口就错得离谱。

    公安局从来只有法医,没有什么兽医,张勇腾虽然发了财,是个有钱的主,但他的文化水平只能一笑了之。

    有的人啧啧称赞,这世界发展太快了,公安局都有兽医岗位了,他们猜想,这应该是专门给警犬服务的吧。

    如此一想就对了,专门给警犬看病的兽医,自然对狗狗一途大有研究,刚才的一幕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很快路人搞来了酒精和胶带纱布,宋小慈给创口消了毒,然后在狗狗的肩胛处缠上纱布,包扎好了。

    这一过程,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

    临了,宋小慈嘱咐道:“包扎是为了压迫止血,回去后即可去掉,家里有云南白药可以抹点,一周就好了,放心吧。”

    男人一听宋小慈是公安局的,加上又是自己的问题,当下不再说任何闲话,道了声谢谢便自动离去了。

    张勇腾牵着藏獒,宋小慈推着自行车,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天。

    原来,自从上次斗败李二洋之后,这段时间,张勇腾又和别人斗了两场,都是藏獒品种,他又赢了。

    连续的胜利,让他有点飘,认为自己的狗狗是战无不胜的。

    张勇腾问宋小慈,有次打电话为什么没有回啊?

    宋小慈调出短信:“当时正在开会,不方便接听,我发了短信的,我以为你看到了。”

    没文化真可怕,张勇腾表示自己从来不看短信,清一色电话联系。

    “以后记得接我电话,我们有机会多合作,还有孙大壮,大家在一起比比酒力也行啊。”

    谈到喝酒,宋小慈只能呵呵,两个加在一起,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实在是有些无聊,对于张勇腾这种喜欢斗鸡走狗的暴发户,宋小慈不想走的太近,如果不是孙大壮的关系,他都懒得搭理。

    宋小慈跨上自行车,一溜烟走了。

    周末两天,因为大阳的关系,宋小慈不敢走的太远,中间抽时间到局里给大阳做饭,还不忘五公里的拉练巩固。

    星期一上午,问了一下教导员周启明,才知道赵林泉明天回来。

    宋小慈看了一下日历,明天不就是十一月三十号嘛,差不多,月底也就这个时间吧。

    在办公室刷了半个小时的公考题,忽然想起两颗颅骨的事情,忙问樊承德放在哪个实验室。

    宋小慈拿了钥匙,将两个纸箱取了出来。

    在条桌上铺上蓝色纸巾,打开纸箱,将两颗脑袋取了出来。

    樊承德和熊照安都很好奇,颅骨不都看过了吗,还有什么值得研究的。

    宋小慈笑了笑:“这两天琢磨点事情,反正闲着没事,试试看吧。”

    他所说的琢磨是指《颅像复原技能LV3.0》,不仅仅这个,还有结合《铅画术LV5.0》的事情,系统说这两者结合起来很完美,因此他想试试。

    内中原理和真相不便说明,樊老先生和熊照安听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

    宋小慈翻来覆去,将其中一颗略为偏小的脑袋观察了一会儿之后,便道:“这应该是王一民的,则另一个就是李文峰的。”

    熊照安问:“你见过真人照片,还是在全国身份信息库中看到了身份照?”

    宋小慈摇摇头,如果看过两人的真人照片,或者是身份证照片,根据他们的头形大小和轮廓,也许就能够猜出来谁是谁。

    宋小慈解释道:“我问过侦查员,他们的身高体重还有年龄,与我们尸检的判断没有出入,其实,颅骨也是可以用来推算上述身份信息的,自然我也可以根据侦察员提供的真实数据反推回来,也就是颅骨的归属问题。”

    两人越听越糊涂,但还是硬着头皮倾听,一副乖乖学生的样子。

    樊老先生一向谦虚谨慎,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熊照安之前可不买帐,但现在的他,对于宋小慈的能力那是相当认可的。

    因此,两人虽然听不懂,但诚恳的态度还是有的。

    “侦察员提供的身份信息是这样的:王一民,男,48岁,身高165cm,体重60公斤左右;李文峰,男,50岁,身高172厘米,体重70公斤左右;根据两人的身体条件反推回来,就得到了两颗颅骨的各自归属。”

    宋小慈一边说,一边拿过铅笔和白纸,坐在靠背椅上,开始描绘第一颗脑袋,也就是王一民的那颗。

    其实在收到王一民和李文峰身份信息的时候,熊照安、胡斌还有钟海洲等许多人在场,而当时宋小慈应该是给大阳做饭去了。

    两个人的真实数据摆到眼前的时候,其他人还好,熊照安倒吸了一口凉气,宋小慈的推算太准确了,他都怀疑宋小慈是不是事前就知道了死的人是谁。

    其他人无所谓,根本不知道这种推算的难度,以为宋小慈推算的正确,这是法医应该具备的水平。

    还有宋小慈判断的死亡时间——三年零六个月,好像只差了几天,这与熊照安推算的三到五年,不知道精确了多少倍。

    秦大勇和刘波是知情的,但两个人装着不知道,见了熊照安和宋小慈都不提这个事。

    说多了,他们怕伤了熊照安和樊老法医的自尊心,同样怕宋小慈跷尾巴,骄傲自满,他们是真心想将宋小慈留在局里,而不是捧杀掉。

    其实两人想多了,熊照安早就死猪不怕开水烫,脸皮三尺厚,不行就躺平。

    老樊更是无所谓,他一个要退休的人,就是什么都不干,也可以安全着陆了。

    宋小慈刚刚进入公安局,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他们这些小九九,只是全身心专注于他的技术流。

    纸面沙沙作响,宋小慈笔下如有神,挥洒之间,已是轮廓渐成,

    纤毫毕现。

    两人站在身后,屏住呼吸,看他行云流水,生怕影响到他的发挥。

    二十分钟之后,一幅人物头像跃然纸上,轮廓分明,十分生动形象。

    “这种感觉叫什么来着……”熊照安叫了出来,这也太真实了吧,仿佛这个人就站在眼前。

    宋小慈笑了,熊照安的表现证实自己成功了。

    “这是立体铅画,在素描的基础上强调光影效果,就像指纹的三面捺印,它的三面原本在人类眼里应该是立体的,只是我们捺印的时候将其变成了二维,因此在修复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宋小慈的笔在纸上一顿,然后在画的正下方写上“王一民”三个字。

    樊老先生童心大发,一把抢了过来,看了又看,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久久不舍,直到被熊照安要了过去。

    正在这时,胡斌和周超都回来了,听到实验室有响动,两人也来凑热闹。

    听说宋小慈凭着颅骨画出了头像,立刻加入到欣赏的系列。

    几个人都认为,不管画的像不像,就这功底而言,已经在整个夷长地区,算是无敌的存在了。

    胡斌想到了如何验证,几个人簇拥着王一民的铅画,到办公室搞人像识别去了。

    如果宋小慈画的正确,那么,就能够通过人像识别系统,找到身份信息库对应的真人。

    如此以来,宋小慈的铅画就成了真正的颅骨复原技术,这可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从未听说有人仅凭一只画笔,就能够完成颅像复原的。

    几个家伙抢着去找电脑,留下孤单的宋小慈。

    他摇了摇头,开始另一颗头像的描绘。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