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非凡法医 > 第55章 两具尸骨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米三的乡村土路蜿蜒曲折,一路颠簸前行,让人十分不爽,已经有人再也承受不住,簸吐了。

    山区农村真是山大人稀,一走几里地,看不到一户人家。

    “转过这道埂,前面就是毛草湾了。”周所长提醒道。

    车辆转过山埂,又往前行驶了几分钟。

    公路刚转到背阴的大弯处,车队停了下来,周所长指出,现场就在这一带了。

    周勋一挥手:“车就停在公路上,这里基本上见不到轿车,周围的老百姓连摩托车也不多,不用考虑堵车的问题。”

    下了车,宋小慈放眼四顾,明白为什么这里叫毛草湾了。

    公路矮坎下是一面缓坡,面积大概有数百亩,目之所及,全都长着半人高的毛草,中间零星长着板票树,再就是突兀其间的灰白石头。

    这地方太偏僻,太孤零,鬼都不会来的。

    周所长介绍,这些都是村里的公山,因为毫无经济价值,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你们总算来啦,吓死我了。”报案人秦仨从草丛里爬上了坎,他身后还跟着一位村干部,他是本地的组长。

    刘波安排所有人,包括侦察员,先到中心现场看看,这样才有感性认识。

    一边走,刘波问组长,道路两边多远有人家。

    组长告诉他,这条路是东西走向,两端的话,向东三公里有两户人家,往西五公里,有一户人家,南北更远一些,大概有四五户人家。

    一行人在荒草地里走了一百五十米左右,徒然看见一块巨大的灰色石屏,石屏风化严重,在它的前方是一块十米见方的平地。

    走近石屏,众人看见,一个新鲜的土坑旁边,倒伏着一棵杯口粗的板栗树,还有一只挖锄。

    到了坑边,众人这才发现,坑里露出编织袋一角,已经被挖穿了,从破口边缘可以看出,包装物有多层,内里有腿骨露了出来。

    “口袋是我挖破的,我不知道里面埋着人。”周仨有些自责,害怕公安机关批评。

    刘波安慰他,表示这不关他的事,相反发现了尸体,及时报案,值得表扬。

    周仨方才放下心来。

    剩下的事情,自然交由公安机关来处理。

    胡斌很主动,不用谁安排,开始啪啪照个不停,同时技术组的所有人都开启了随身携带的执法记录仪。

    先拍照,后处理,全程录音录像,这就是现场勘查的规矩。

    围绕土坑,宋小慈在周围拉了一圈警戒带,除了技术人员,其他人全都退到圈子外。

    宋小慈、熊照安、胡斌穿戴整齐,开始干活。

    先将土坑扩大,就像考古一样,将整个尸袋暴露,然后提取到地面。

    宋小慈最年轻,体力活儿非他莫属。

    一眼看见旁侧的锄头,宋小慈提出借用。

    周仨很慷慨,说锄头和树都不要了,他怕拿回去睡不着觉。

    沿着躯干长轴的方向刨土,随着积土的不断清理,一只南北向的编织袋完整地显露出来。

    宋小慈伸出左手,刚刚触摸到编织袋一角,识海荡漾,接着有妙曼的女声响起:

    “雷火战役专向任务:协助刑侦大队侦破双尸白骨案,奖励《颅像复原技能LV3.0》一份,可配合《铅画术LV5.0》完美使用,其成就妙不可言。”

    对于影子变态且夸张的说辞,宋小慈已经习以为常,反正只要有利于侦查破案,管它什么技能,他都欣然接受。

    不过,系统说的双尸白骨,难道坑里埋了两具尸体。

    只是一瞬之间,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宋小慈有什么异常之处。

    “出来啦,搭把手。”

    宋小慈和胡斌两端一揪,将编织袋掀起,抬到了平地上。

    “快看,坑里那是什么?”周仨惊叫了出来,他之前刚一挖到骨头,由于害怕,立马就停止了。

    众人再次看向土坑,顿时吓了一跳。

    坑里还有编织袋,这说明另有东西啊。

    宋小慈回过身,没有急着开挖,而是先用手指触了触,感觉一下编织内的物品属性。

    “刘大,你要有思想准备,还有一具呢。”宋小慈这是给大队长提个醒,让他好有心理准备,万一还有第三具呢。

    经过小心地挖掘,整个编织袋完整地暴露了出来。

    是的,两只编织袋的颜色都是绿色的,上面没有任何品牌字样。

    这时,熊照安让宋小慈歇会儿,由他和胡斌将尸袋扯起,抬到了平地上,和先前的那具尸体并排放在一起。

    “噫,这里有枚烟屁股。”胡斌很是兴奋,一眼就看见了坑底的烟蒂。

    宋小慈却是泼了盆冷水:“别高兴了,上面全是霉菌,即使有DNA,早就降解了,不信的话可以拿去送检试试。”

    胡斌不甘心,找了物证袋放进去,做好标记和说明。

    起尸完毕,生怕有所遗漏,三个人又轮番对土坑进行了仔细检查,确信没有其它的东西方才罢手。

    还好,并没有第三具尸体。

    一眼看见周仨屁股后面别着镰刀,宋小慈借过一用,将周围的杂草剔除干净,以便尸体检验。

    清空场地之后,宋小慈在地上铺了两块大垫巾,将两个编织袋分别搁了上去。

    编织袋都用麻绳扎口,这种绳子在农村很常见。

    见胡斌一一拍完照,两位法医准备打开尸体的包裹物。

    宋小慈看了一眼组长,问道:“这种编织袋容积很大,是装什么用的?”

    组长显然见过这种编织袋,回道:“这是包大件用的,农村用途很广泛,像蔬菜萝卜,物流运输,药材包裹,等等。”

    打开最外面扎口的绳子,还有第二层,第三层。

    第二层是厚塑料布,组长介绍,这种产品农村经常用来搭棚。

    第三层更常见,就是农村用的地膜,又宽又大的那种。

    刘波让侦察员看好了,记性差的,请记在本子上。

    完全打开之后,强烈的刺激气味冲了出来,迅速弥漫这一方小天地。

    “哇、哇……”胡方威味觉浅,三两步蹦到远处,吐了起来。

    其它人也都皱着眉头,这味太难闻了。

    太久的腐败尸气浓缩在紧密的包裹中,并且还是三层,一经放出来,不难想象会有多臭。

    大量的臭气,只要包裹散开,浓度迅速下降,几分钟之后,情况就好多了。

    编织袋扎口处,两者都是小腿和足趾骨,这说明尸体是在内层包裹好之后,由头往下罩入,然后在脚踝下方收尾扎紧的。

    宋小慈和熊照安各司其职,小心翼翼地去掉包裹物,尽量不要破坏它的原貌,然后将尸体放置在铺巾上。

    刘波提议,两位法医各看一具尸体,在有初步的判断之后,以便侦察员开展工作。

    两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侦察员在现场等的就是基本情况。

    第一步,检查包装物,两者差不多是一样的。

    最外层是没有品牌的绿色编织袋,它比内层的大了许多,农村经常用它给大件物品,比如家具,作为包装物。

    而向内第二层的塑料布和最内层的地膜,农村更常用,也没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由于刘波之前强调过了,于是侦察员都拿出笔记本,将这些基本情况记录下来,以方便调查。

    现在侦察员最想到知道的是,这两个人的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以及是否真正够成刑事案件。

    组长提出疑问:“这里离公路不远,会不会是交通肇事,撞死了人怕负责任,就将尸体处理了。”

    在场的侦察员都知道,人家这个猜测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目前一抹黑,还是要看法医怎么说。

    “放心吧,等法医看完了,就知道案件的性质,别急。”

    刘波又对周仨和组长叮嘱了几句,一方面邀请二人作为见证人,另一方面请两人注意保密,最好不要拍照和发抖音。

    解开扎口,去掉包装,取出尸体,每一步都有全程录像和拍照。

    两具尸体摊在蓝色的铺巾上面,反差特别大,黑不溜秋与和平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有一种强烈不和谐的感觉。

    地膜内侧和尸骨表面散落着死去的蛆壳,活的蛆虫并没有。

    宋小慈看了看两边的包装物,最外层编织袋有脆化脱落的变化,而中间层的塑料布,居然比较干燥和完整,内层地膜则是紧紧附着在衣着上。

    “熊队,包装物,特别是中间的塑料布,都要保存好,看看上面有没有什么发现。”

    说到这里,宋小慈给熊照安递上几个大物证袋,便于存放包装物。

    两具尸体高度腐败,头颅除了少量坚硬的筋膜残留之处,两个大眼洞和鼻腔空空如也,上下牙槽和两排牙齿全都裸露了出来。

    整个躯干和四肢塌陷,衣着就像皮影子一样附着在架子上。

    开始衣着检验。

    两具尸体的衣着很简单,一黑一蓝,都是春秋装,腰系着黑皮带,脚下都是棕色的休闲鞋。

    物品方面,除了两串生锈的房门钥匙,再就是半包烟和一只红色打火机,没有现金,没有发现其它任何值钱的东西。

    衣着检查完毕,两者都是完好无损,没有破损之处。

    在宋小慈的提议下,所有衣物都被完整的脱了下来,保存到密封的塑料袋中,以便回去后烘干保存。

    脱掉衣物之后,两具尸体完整的展现了出来。

    躯干和四肢与头部的情况差不多,基本上都已经白骨化,在骨盆、四肢等部位只剩下几根黑色的硬筋。

    与其说是两具尸体,准确来说,应该是两具尸骨。

    胡斌一阵啪啪拍照,四下里,几个侦察员议论纷纷。

    胡方威这会儿吐光了,反倒没有了之前的感觉,早已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之中。

    熊照安刚刚检查完衣着,还没有开始检查尸体,就见宋小慈的手按在头颅部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实则,宋小慈看见一道深灰色的影子从手心飞了出来,没入到颅腔,转瞬又回到自己的身体内。

    接着识海听到女声:

    “发现魂印+1,吞噬。”

    “发现《中草药辩识LV3.0》,抽取。”

    宋小慈感觉到,影子的颜色比之前深了些,而文字播报,全都换成了音频的,这是进化了啊。

    “中草药辩识,难道死者是从外地来的老板,到这里来收购药材的?”一点灵犀划过识海,让宋小慈想到了什么。

    只是一瞬的时间,宋小慈继续检验。

    他的速度很快,按照头部、躯干、四肢的顺序检查了一遍,便让人开始记录。

    “性别,男;年龄,48岁;身高,165厘米;体重60公斤;死亡原因,是严重的颅脑损伤;死亡方式,是生前头部遭受了金属钝器的暴力打击,并且是多次;工具,是农村常用的羊角锤。”

    说的太快,记录员有些吃力,宋小慈又重复了一遍,见他记完了,便往下继续陈述。

    “死亡时间,嗯,稍等下。”说到这里,宋小慈走到那棵躺在地上的板栗树旁,抓起它的根絮研究了一会儿,继续道:“死亡时间,三年零六个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