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114章 老朱的文学天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陈景恪语气平淡的说出了这句话。

    方孝孺却肃然起敬:“景恪之志向高远,让某钦佩。”

    这句话都快被读书人说烂了,但又有几个人把它当真了?

    可他却知道,陈景恪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把这句话当真了,并身体力行的践行着。

    陈景恪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他向来以为,这句话才是一个人最好的追求。

    虽不如横渠四句振聋发聩,但蕴含的意境却远远过之。

    能力不足时就管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小家,能力足够时就治国平天下。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胸怀天下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当然,他所追求的‘平天下’,和儒家所谓天下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眼中的天下是整个地球,他要做的也不是在中原之地,实现什么圣王之治。

    而是走出这块土地,与世界各个文明争锋。

    让华夏文明成为地球最璀璨的那颗明珠。

    这些都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了他们也不会懂,只会迎来嘲笑。

    慢慢的去做,总有一天会让所有人都明白我意。

    之后方孝孺重新讲了自己的心理路程,并做了自我检讨。

    “……倒也谈不上后悔,就是觉得影响到大家,有些愧疚。”

    陈景恪倒是能理解,安抚道:“天才和魔鬼只有一线之隔,所幸你找回了自我。”

    “渡过此劫,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方孝孺也看开了,释然道:“但愿能不辜负景恪的期望。”

    陈景恪点点头,转而说道:“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方孝孺想了想道:“回去继续编写华夏简史。”

    “您说过,趁着编写华夏简史的机会,将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做一个梳理。”

    “之前我误入歧途,曲解了您的意思,这次准备好好去做。”

    陈景恪欣慰的道:“如此也好。读史可以明智,将历史梳理一遍,有助于你找到自己的道。”

    想了想,他又说道:“陛下让编写华夏简史的目的,想必伱也了解。”

    “我怕那群儒生太过于傲慢,最后弄巧成拙。”

    “你多看着点,别让他们胡来。”

    方孝孺颔首道:“你放心,此事交给我,现在那群人可是很怕我的。”

    “大不了我再给他们装疯卖傻,吓也吓死他们。”

    陈景恪啼笑皆非,这也算是意外收获了吧。

    可别觉得儿戏,对付那群儒生,很多时候耍无赖比讲道理,甚至比武力威慑还有用。

    反正方孝孺已经‘疯’名在外,只要朱元璋不发话,谁都拿他没办法。

    而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自然是乐于见成的,又怎么会将他弄走。

    又谈了许久,方孝孺才起身离开。

    陈景恪一直将他送出门外,目送他离开才返回。

    刚坐下,朱雄英就推门进来,敬佩的道:

    “景恪大才也,一席话就助他摆脱心魔。”

    ——

    朱元璋提笔在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君子慎独。

    朱标赞道:“好字,爹这一手字不弱于当代大家。”

    朱元璋得意的道:“那是,咱也就是小时候穷读不起书,要不然高低也是一代文豪。”

    朱标深深以为然,老朱的天赋确实高。

    半路才开始学习读书写字,一边打仗一边学习,还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如果从小就刻苦钻研,真不敢想成就能有多高。

    朱元璋将笔放下,道:“去查亚历山大和第欧什么的家伙,看看是否真的有这两个人。”

    阴暗处一个声音回道:“是。”

    对此朱标毫不意外,老爹手下除了锦衣卫,还有一帮子人。

    平日里主要是用来监视锦衣卫的,偶尔处理一些隐秘之事。

    毛骧已经失去信任,真正隐秘的任务不再交给他们,都改由这些人去查了。

    甚至朱标自己手下,也有一条专属于自己的情报网。

    只不过他的情报网功能比较单一,就是单纯收集情报的。

    这时朱元璋问道:“听说有人在打压宝钞价格?”

    朱标表情不变,说道:“嗯,有一些人想压低价格大肆收购,从而赚取差价。”

    “我已经派人暗中调查,到时一并交给毛骧处理了。”

    朱元璋满意的道:“不错,有些事情没必要脏了自己的手……”

    “马上就要开通物资兑换了,你这边准备好了吗?别出了岔子。”

    朱标自信的道:“您放心,我准备的物资,足够将应天府流通的宝钞全部收回。”

    “其实远远用不到这么多物资,等宝钞直购食盐的特令下达,盐商就会疯狂收购。”

    “我预计宝钞的价格,甚至会超过它的面额。”

    “民间宝钞会大量被吸纳,剩下的部分已经不足以对我们造成冲击。”

    “盐场那边的压力会大一点,不过食盐可以分期交付,也能应付。”

    听说宝钞价格还会涨,朱元璋精神振奋起来:

    “涨起来好啊,若能凭此一举奠定百姓的信心就好了。”

    朱标保守的道:“想让百姓彻底相信宝钞,是一个长期过程,急不得。”

    “不过此举确实能挽回一部分信誉,为下一步发行新宝钞,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朱元璋点点头:“如此就好……盐商大批量收购宝钞,会不会影响到你们追查造假的事情?”

    朱标笑道:“不但不会,还有助于我们筛查哪里有假钞。”

    “我会下一道命令,盐商在各地收购的宝钞,必须在当地的金钞局报备,拿到批文才能去盐场购盐。”

    “如此稽查司的人,就可以通过检查盐商收购的宝钞,来确定本地有没有假钞。”

    朱元璋赞赏的道:“好办法,可谓是一举多得。”

    朱标说道:“我还想到一个办法,以后我们会按照区域发行宝钞。”

    “每一个区域的宝钞,都拥有一个单独的编号。”

    “朝廷通过观察宝钞编号,来判断哪些区域经济交流频繁,主要商品是什么。”

    “从而增加对地方的经济了解,为后续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朱元璋一脸茫然,通过宝钞编号,判断经济交流情况……

    这东西怎么判断?

    每一个字他都懂,合起来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让他很是沮丧,我真的老了。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