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 > 第六章 荀彧:我为萤火,北府将军如皓月

第六章 荀彧:我为萤火,北府将军如皓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丕和荀彧一起推开房门,只见一个满头白发的尸体吊在房梁上,曹丕连忙上去解下尸体,扶着尸体失声痛哭。

    前司徒赵温,他从初平四年就贵为司徒,到建安十三年,已经位列三公十五年之久。

    今年六月之前,三公为百官之首,是超一品的官职,而赵温担任三公的时间,在整个东汉都能排的上名次。

    他熬过了董卓之乱,熬过了李傕郭汜之乱,跟汉献帝一起,被董卓从洛阳劫去长安,又被李傕郭汜带出长安,最后被曹操逢迎,东归许都,多少大风大浪都过来了。

    终于,在建安十三年的冬天来临之时,七十二岁的他自缢在了自己的家中。

    上半年,赵温征辟曹丕为司徒府缘属,曹丕以为自己终于迎来了从政的机会,没想到却遭到了曹操的当头棒喝。

    曹操认为,赵温此举只是为了迎合曹家,而不是因为曹丕有真才实学,所以干脆罢免了赵温。

    几个月后,更是顺势将连同司徒、司空在内的三公职位都给废掉,重新设立了丞相一职,大权独揽。

    而赵温,再无起复之机。

    曹丕哭的双眼红肿,他心中明白,下午百官齐入北府,清晨,支持曹丕的赵温就死在家中。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赵温死,则百官活,曹也丕还有机会。

    但他是十五年的三公啊,堂堂司徒、录尚书事,在他父亲曹操眼中,不过是为百官抵罪的草芥。

    曹操甚至根本不去问这件事的背后是否有赵温的影子,而是直接施压让他自杀了。

    曹丕知道曹操的脾气,如果是因为他的小动作,那曹操只会处理他曹丕,而不会逼杀地位如此之高的大官。

    那么,赵温之死,只有一个原因了。

    曹丕哭的双眼红肿,抬头四顾,看到只有荀彧在,忍不住问道:“荀令君,这是为什么?就因为我得罪了六叔?三公与六叔,孰重孰轻?”

    荀彧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就这样看着他痛哭,半晌才道:“子桓,也许你从未了解过你的这个叔父。”

    “令君此言何解?”

    荀彧叹息道:“有很多事情,你年纪尚小,未曾经历。我却看的明白。我做的事,你做的事,我的未来,你的未来,甚至明公的未来,北府将军一眼就能看出。明公说我是他的子房,可我却明白,比起北府将军来,我不过是皓月面前的萤火而已。”

    曹丕哭声都止住了,他愣愣的看着荀彧。

    荀彧荀文若,自从加入曹营,就在中枢之中。

    他长年在尚书台任职尚书令,位列“三独坐”之一,被人尊称为令君。

    所有曹操实际控制的区域,内政全部出自荀彧之手。

    他是当之无愧的实权派,不是三公,胜似三公,堪称曹营的文官之首。

    这样的人物,竟然说他是萤火,北府将军是皓月?

    就那个骄奢跋扈的北府将军?那个躲在一堆女色里游玩嬉戏的北府将军?

    他凭什么?

    曹丕低头,脸上全是愤恨之色。

    有朝一日,待我掌权,必报今日之仇。

    荀彧智慧过人,念头通达,见多说无用,也不再劝,自行出去。

    刚一出门,司隶校尉钟繇匆匆走来,这位素来稳重的名宿,此时脸上全是汗水,他拉着荀彧的袖子说道:“令君,不好了,太中大夫孔融拦住了北府将军的马,那北府将军跋扈无比,声称要当街踩死大儒!”

    荀彧闻言吓了一跳,孔融是文坛和儒家的泰山北斗,若要真被当街踩死,可是载入史册的祸事了。

    ……

    不久前,快到邺城的曹无遇到了醉酒的孔融。

    昨日百官走后,曹无被婢女阿大逼着学习,记下了一些到场的百官对应的人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后世闻名的孔融。

    孔融现任太中大夫,是个顾问的闲职,官职并不算高,职位也不重要,比起他以前担任的两千担,太中大夫甚至只有一千担的俸禄。

    但他却是妥妥的老资历,算是大有来头。

    这时还没衍圣公家族的说法,孔融却能一统曲阜孔家,是孔氏的当代话事人。

    他颇有文采,被后世称为建安七子之一,在文章和诗歌上都有建树,影响力很大,堪称当代大儒。

    孔融在文坛、儒家、世家大族都有背景,因此曹无倒也不想为难他,于是看都不看这醉醺醺的老年书生,就要离开。

    然而孔融睁眼,打量了曹无一会儿,认出他来,指着曹无喊道:“你……你!北府将军曹无,老夫杀了你!”

    言罢,孔融冲上来,但是酒气未退,看了半天马腿,撸着袖子思量了半天,没找到下手的地方。

    “干什么,找梨吃么?”

    曹无牵马换个方向,还不忘喷孔融一句。

    孔融听不懂梗,也不打算放过他,也换了方向,喊道:“子柔公悬梁自尽了,北府将军,你这祸国贼子,可满意了?”

    “子柔公又是谁,关我什么事?”

    曹无翻翻白眼,他已经忍让了半天,但这孔融显然不打算让他过去。

    这时,白衣阿大终于追了过来,见到这场景,面纱上露出的秀眉皱了一下,低声对曹无道:“不是好事,子柔是前司徒赵温的表字。”

    曹无恍然,虽然没完全弄明白,但大概知道,这孔融把赵温的死,算在了自己的头上。

    或者说,他不敢直接去找曹操对质,于是来找了自己。

    孔融见到曹无身后跟着的断臂奴仆和白衣女子,想起昨天在北府的所见所闻,大骂道:“子柔公位列三公十五载,体察民情,统御百官,堪称君子。竟然因你这样不知体恤奴仆、只知享乐的贼子而死!竖子!你可知圣人教化为何物!”

    他一直拦着路,周围人群渐渐多了起来,不少人看向这里。

    自古至今,京城百姓都是好事的人,邺城虽然不是都城,却因为曹操长年在此,也变得高人一等,沾染了这项习俗。

    当街评价朝臣,升斗小民自然是不敢的,可人群中难免有认识名士孔融的官员和士族,已经开始议论了。

    “孔老夫子这是在说谁?这个骑马的么?”

    “说是不知体恤奴仆,不知做了什么。”

    “文举公乃当世大儒,要做的事情,自然是对的,他要拦的,必是小人。”

    声音很低,曹无听得模糊,他身边的独臂奴仆武功高强,却听得脸上露出青筋。

    他踩凳下马,怒道:“老夫子,你凭什么说我家将军不知体恤奴仆?”

    孔融哼道:“昨日我亲眼所见,北府中到处是残疾之人,数九寒天,北府将军不知道让这些人休息,反而让他们从事苦力,这不是不知体恤么?”

    独臂奴仆急道:“我等家奴,真心为将军分忧,主动要去干活,也不可以吗?”

    岂料孔融还没说话,旁边已经有年轻士子说道:“你愿意,别人也愿意么?必是有人强迫他们!”

    独臂奴仆不擅辩论,急的就要拔剑,阿大下马拦住他。

    阿大开口,声音如流水涓涓:“别处妾身不知,北府之中,七十又六名奴仆,皆是残疾,却全都是心甘情愿为北府做事的。”

    孔融皱眉:“老夫不与女子争论。”

    众人看不清面纱中的阿大是何表情,但听她说:“夫子可知北府奴仆来历?”

    孔融不理会她,她也不以为忤,问:“夫子昨日进北府,当还记得那名御车的老仆?”

    孔融终于道:“不错,老夫记得,那老仆断了一臂,还在驾车扫叶,岂不正是曹北府不体恤奴仆的证据?”

    阿大不徐不疾,淡然道:“建安二年,建忠将军张绣谋反,丞相长子、爱侄皆死于此战。夫子见的那老仆,在这一战中,随校尉典韦断后,死战不退,被切断一臂,在死人堆里爬了回来。”

    听到这么一段,纵使是邺城围观百姓,也不禁动容。

    阿大则继续说了下去。

    “建安五年,丞相与袁氏官渡争雄,四月佯攻延津,有一人明知必死,请战前往,最终为伏兵取得了机会。他的独子,就是夫子昨天见的门童。”

    “建安九年,丞相征袁尚,战场就在夫子身后的这座邺城,有一人第一个登上城池,却在这城头上丢了一臂,他——”

    阿大指着独臂奴仆道:“就是夫子面前的这位壮士,他姓张名侠,也许在夫子眼中,只是无名之辈。”

    “但是,北府中七十六名奴仆,尽是这样为国效死的无名之辈,夫子说他们残疾,是因为他们为我大汉献忠,为大汉而残疾!”

    “妾身请问,这样的人,若不是主动愿意为我家将军做事,谁能命令得了他们?”

    “在场诸位,这邺城的城砖之上,还有英雄的热血在呢!”

    静,满场皆静,刚才议论的人,再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他们看着这女子慷慨陈词,不由得自惭形秽。

    刚才出言的士子脸色涨红,退到了人群里。

    饶是孔融身为大儒,想尽了典籍,竟然想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孔融自诩汉臣,天天喊着振兴汉室,他心中却明白,振兴不可能靠嘴,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在这个纲常混乱的乱世,想要重现文景、光武的辉煌,靠的还得是战争。

    可是北府中的奴仆,竟然都是战场上下来的,都是因为统一天下而残疾。

    这样的人,也许算不上英雄的级别,却绝对是不容诋毁的好汉。

    仅仅是这一条,就堵的孔融说不出话来。

    他胸中一口气郁结着,却怎么都忍不下昨日北府和今日赵温去世的悲愤,他自幼聪颖,看着眼前伶牙俐齿的阿大,计上心来。

    孔融喝道:“那北府中的婢女呢?北府蓄养美貌婢女足有百人,日日淫乐,可称得上是礼崩乐坏了吧!老夫想问,难道你们这些婢女,也都是战场上下来的么?”

    这种话是最让围观人感兴趣的,一时间大家又窃窃私语起来,众人看着曹无三人,不知这蒙着面纱的女子,又作何回答。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