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重生后我把皇子们卷哭了 > 第278章 受之以美酒,报之以藏书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瀛姝回到自己家里时,脑子里仍然“嗡嗡”乱响,踩着祖父大人的影子,接过浮白递来的茶盏时,被茶水汤了手,方才醒悟过来自己现在身处何地,姓甚名谁。

    茶斋还是茶斋,但不再是谢晋的茶斋了。

    “瞧你这失魂落魄的模样,我又没把你的庚帖给谢明出,放心吧,谢明出哪怕手持咱们的宗门符,也不至于干预你小小一个女儿家的婚事,左右不得你的终身。”

    “祖父!”瀛姝扶额:“何至于用宗门符为抵押,祖父肯定明白,其实陈郡公心里清楚现如今唯有听从圣命才对谢氏一族最最有利!”

    “你可是还在疑惑我为何不直接告诉谢明出陛下的真正主张,并不属意于崔琰主中正之事?”

    关于这一点,瀛姝其实已经想通了。

    “陈郡公不放心的是太子继位后,会将谢氏一族鸟尽弓藏,又心知肚明,我们临沂王一族会忠事于陛下,也等同忠事于太子殿下,那么就算外祖父主中正事,其实也无法消除陈郡公的顾虑。可是祖父,陈郡公虽有顾虑,但也只不过希望祖父能给予他一个保证,向太子殿下进言,让太子殿下明白陈郡公已经臣服于东宫。”

    “谢明出的顾虑不仅仅源于交让出中正之权,他还必须配合陛下的运筹,以谢氏一族的权重,挫损江东贺及长平郑,甚至在日后,还要限制依附于谢氏一族世家扩张权势,只有如此才能使皇权得以稳固,我轻飘飘的一句承诺,无法使谢明出安心,因为我们临沂王氏也是世族门阀,如若我存有私心,岂不坐享渔翁之利?”

    皇权得以大统,必然会造成门阀政治的消衰,谢晋忠事于皇族,必将树敌更多门阀权贵,因此唯有皇权能够压制门阀,陈郡谢才能得以保全,可如果临沂王氏居心不良,真正目的是让陈郡谢与贺、郑等等权阀两败俱损,临沂王氏依靠着皇帝的信任东山复起,权倾朝野……到时陈郡谢再无力量与临沂王对抗,白白沦为了临沂王氏的垫脚石。

    谢晋要自损根基成全皇族,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他需要一个务必可靠的盟友,且此一盟友只能是临沂王氏,这才是王斓交出宗门符为质押的原因。

    前生时,应该也是如此。

    瀛姝刚才一直在想,就连司空北辰都认定陈郡谢是因为陛下的运筹,被利用成为重挫贺、郑二姓的矛戈,后来不得不依赖皇权的保障,他不知道谢晋早已和临沂王氏结为生死同盟,不计一切代价为皇权大统奠基!

    司空北辰甫一登基,害杀谢夫人,并嫁祸给平邑乔,然而谢晋没有追究,后来当她被司空北辰强纳入宫,她的祖父也不发一辞,这在司空北辰看来是他运筹得当,陈郡谢和临沂王为自保出于无奈的妥协,然而当时,祖父和谢晋究竟作何感想呢?!

    陈郡谢氏一族,的确在被司空北辰“利用”,哪怕是司空北辰驾崩之后,谢氏一族也从未尝试笼络党从与皇权对抗,当初她起意重用寒门之士,计划逐渐改革现行的九品官人法,谢晋给予了极大支持,连她都以为这是因为她的权衡之术起到了效果,她从来不知道王氏一族的宗门符,竟然成为了祖父与谢晋结为生死之盟的质押!

    “祖父就真不介意皇权得以大统后,门阀从此不复存在,再难与君主共天下么?”瀛姝问。

    她从不怀疑祖父对司空皇族的忠心,但不得不说,她一直以为祖父之所以忠事君王,是基于司空皇族对临沂王氏的信重,又或者出于王致曾经利用君王的信重进而起兵谋逆的愧疚心,直到今日,她才对祖父有了新的认识。

    “门阀政治必将走向衰落,这其实是多年之前我与谢明出就达成的共识,正如没有哪家君主建立的国家可以长盛不衰,门阀权重,子弟也会渐多狂妄愚劣之辈,就比如临沂王氏,虽自来重视子弟的教导,不也出了你二世父这样的不肖子孙?连你的父亲,品行虽堪称名士,然而好清谈,不务实,以门荫入仕,也很难做出什么有利于社稷的业绩。

    而真正出身世族,又确富才干的士人,如乔子瞻、周景和,他们这样的名门子弟又必然不会仅以一姓一宗的利益为先,妄图依靠家族权重,逼胁君帝,所以他们不会成为门阀政治的倡导者。

    你当我和谢明出是真没私欲么?并非如此,这世上半点不存杂欲私心的人,本就寥寥无几。只是我们已经对门阀的衰落有所前瞻,不望后世之人,视我等这样的门阀一无是处、遗臭万年,君权大统为大势所趋,那么我们至少应该为此大势献力。

    生逢大争之世、华夏存亡关头,也可谓为我等的契机,生享荣华,死获良誉,这便是我的欲念,个己的欲念只有无损大势,无害社稷时,才不会受世人谴责、鄙夷,我才并非没有欲念呢,反而我的欲念要比常人更大。”

    “祖父真的相信白川君的推断,未来将无君臣之别,尊卑之异?”

    王斓笑了笑:“相信与否,都不是我们能体遇的世道了。不过当门阀政治彻底走向衰落后,必然会有新的势力集团取代门阀协佐君王治理国家,选官制度得以彻改,定有更加广泛的子民得以受到教化,民智逐渐开化,又必会激生更符合时势的思想,先贤曾提出民贵君轻的要理,如今还是供于君王自省,可当子民皆知此一要理,君权又会受到不少限制,因此应当会有那一天吧,君权也逐渐削弱,直至世间有国无君。”

    瀛姝自省学识浅薄,她简直难以想像有国无君的世道,天下无主,万众平等,那岂非人人皆以德尚自束,才不会发生烧杀抢掠这样的罪行?民智开化,真的能使人人向善么?那么国与国之间如果发生争乱呢?没有国君之令,难道要靠民众自发御敌?还是说天地之间,众国皆无君王,那么连侵夺战乱都将不会发生?

    那样的世道真的也是大势所向么?

    这天,瀛姝的思想经受了极大的波动,不过她没有忘记简嫔的所托,她得以桑落所酿的美酒相赠简嫔以示谢意。

    建康城内,有台城,台城即为皇城,是一座城中城。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终生难入皇城,甚至不知皇城之内还有一座宫城。

    纵管瀛姝为陛下赐予了随时出宫的特权,可仍然不能携带私物进入宫城,不过进入台城时却不会受到限制,台城的城门卫只会验看进入车辆中是否藏有箭弩、兵甲等等违禁物,而酒水、吃食不属违禁物,城门卫甚至都不会盘问送往何处。

    台城内,除了皇子居住的亲王府外,还有不少官署,官员寻常职务,若挑剔饮食的都会自己从家中携带食盒,甚至有的高官还会让家奴送餐,皇子府也日日都有仆侍进出采办各项杂需,这座城中城虽比市井更加秩序井然,却不似人们以为的那般谨肃,甚至不少在台城里担任职务的低阶官员,甚至终生没有面圣的机会。

    纵然如此,当心宿府的门奴眼瞧着中女史的车上那两个黑陶大瓮时,也目瞪口呆了一阵。

    瀛姝手里还提了两小坛酒,摆在了司空月狐的面前。

    她没有携带私物入宫的特权,因此需要司空月狐经手,不过她今日其实原本只想把酒带到交给心宿府的仆侍,谁知门奴却非要请她入内,说是四殿下先有交代,要和她面谈,瀛姝也不想为难门奴,于是就一日三次再入茶斋了。

    “我听说,王女监你还运了两大陶瓮的酒入台城?我可不贪好这杯中之物,犯不上王女监如此示好。”

    司空月狐寻常多宿于军营,可近期因为谢晋和郑备互相举劾,导致不少中军的部领都成了待罪之身,司空月狐不得不在兵部视事,他今日明知瀛姝奉旨出宫,料到她会送酒过来,因此早早回府等着了,但没料到的是会收到两大瓮酒,即便他为皇子,也不可能公然把两大瓮酒运入内廷去,因此想当然的,他以为自己是沾了母嫔的光,只不过这光也沾得太大了。

    “简娘娘好饮,而这酒水又清甜极易入口,若只是两坛应当无法让简娘娘尽兴,故而干脆先送两瓮来,也省得回回都要如此麻烦,待简娘娘把这两坛饮完后,殿下可直接再送两坛往望川阁。”瀛姝很委婉地告诉司空月狐:阁下别自作多情,这酒不是送给你的。

    司空月狐的这间茶斋遵循的也是朴素雅致的风尚,以字帛为槅扇,直棂门窗,不过较为特殊的居然室内设有火塘,因此虽然东、南向都是开敞的形式,跽坐于火塘边却并不觉得寒冷,望出开敞处,庭院里不见梅红,一株两人合抱的古树,根节盘壮,也不能坐视见这古树的枝叶,只看小半截树杆遍布绿苔,而远远近近的松竹翠叶间,漏出更为简陋的半堵木壁,似乎是杂物房,却添了几分幽林深处野居陋室的情趣,极易让人看住。

    整间茶室以篾席铺地,近门处另有一个小火塘,上头吊着小汤釜,当茶烟漫出时,司空月狐便起身过去,汤釜本为手持,堪堪能斟出两盏茶而已,茶汤尤其的清亮,不见茶渣,品来先觉涩味,一阵间才有甘香初绽于舌蕾,后润于咽嗓。

    瀛姝听说有的僧道煮茶,不依俗常,从不添加姜桂,她曾经试过,其实是不觉好饮的,但今日却品出了这种清茶的妙处来,不由也过去看了看小汤釜。

    “那里头是有些机窍,能过泌渣末,不过这只适用于煮山间的野茶,你今日来得巧,这是最后的一炉了。”

    司空月狐又已在茶座上跽坐下,看见瀛姝揭开了他的汤釜,却不以为意。

    “我这里有几卷兵书,可供你借阅,等下我们一同入宫,也省得再托母嫔之手转交予你了,不过你阅后,得写出一篇心得来。”司空月狐悠哉游哉说道。

    瀛姝实在不能拒绝“诱惑”。

    用兵,司空月狐极其擅长,他如果愿意指教,是比邓陵周郎更加难得的教师。

    “殿下今日就为此事才要与我见谈?”瀛姝觉得她这人情领得有点大,而且莫名其妙。

    “还有一事,我收到了端止的传书,他已经见到了汉王,且有极大把握完成密使的使命,不过这件事当然也已经报送了父皇。”

    也就是就算司空月狐不说,瀛姝迟些也会知情。

    那么司空月狐今日见她,的确就是为借阅兵书?

    兵书由司空月狐带入宫廷,他是皇子,自然不会受到搜检,瀛姝却要经受高阶女官的搜检,走完这一过场,才能接过“私物”,但其实兵书也是被检阅过的,才可以光明正大交给瀛姝,瀛姝认出了这几卷兵书不仅是司空月狐亲笔誊抄,甚至还是经他亲笔注释。

    她认得司空月狐的笔迹。

    司空月狐好行书,不过楷书也写得极佳,公文一般用楷,其实鲜少人见过日后威望赫赫的辅政王一手行书,但司空月狐所写的策拟,却偏好用行书,而当时辅政王的策拟,唯有瀛姝能亲眼目睹。

    公事的行文,入目却有了飘逸的情感,她当时看来,也会觉得灯烛下的案牍劳形,其实并不如何枯躁,偶尔会掩卷,倚窗看一阵月影花姿,思绪从寂静的宫廷游离外出了,到达的是曾经的年月,总是威胁着父亲要将夜华酿酒,父亲急得团团转,母亲微笑着,就算看惯了父女二人的嬉闹的场景,也总看不厌。

    在寂寞的宫廷里,太后未老。

    因此她的小侄女,情窦初开时,才肯把女儿家的心事喋喋不休告诉她,摇着她的膝盖,诉说有多倾慕别家的少年郎,并没有祈求,只是想和她分享那样欢欣的心情,觉得她定能理解,也会一同快乐着。

    她听说市井间还有不少女儿家,七夕之时,拜求的是太后能让她们嫁得良侣。

    没有人察觉,太后是个孀居的妇人,似乎应当断绝情思,余生孤寂的人,理当妒嫉世间那些还能追求男欢女爱的青春儿女。

    连她自己,都不觉得时光黯然。

    辅政王在朝,她觉安心,听见他的声嗓,再紧迫的危急她也能摁捺焦躁,成为辅政王的心宿君,不会再频繁出征,似乎也知道她已将他当成倚靠。

    瀛姝看着眼前的,她所熟悉的字迹。

    她异常的认真,并且严肃,经历过了死生,她再次脱胎换骨,她知道自己的弱点,也清楚横亘于心里的,其实她无法置之不顾的疑问。

    司空月狐从来没有欺骗她,但也许,她的败局是因一厢情愿。

    王太后暗慕司空月狐,因此,才会死于宫变,死得稀里糊涂,死于暧昧的情思,死于她自己的绮念。

    女子痴情,并不为过。

    可所有角逐权位的人,其实没有性别之分,差异只在于各擅其长。

    她输过一回了,这回,她无意再为输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