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 第十二章 大姑家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成买的多,他是放开了吃,但也就吃的下三个。而奶奶不是怕她突然一下吃的多吃坏身子,也吃了三个。

    这年月的人真的是饿的太久了,只有肠胃一直习惯了饿的人,才有可能会吃撑死。

    因为一直饿,有没有饱的感觉的人。在猛然吃到很多食物,饱的感觉其实是会迟缓的。

    也就是你在吃的时候,可能其实肠胃里的食物量是已经够你饱了的。但身体可能还是在发出饿的错误信息,所以一些饿急了的人,吃着吃着就撑死了。

    这样的迟缓情况就是吃的时候还没太大感觉,等休息了一会,反而觉得肚子好饱好撑。

    不过这也分人,起码不能按照罗成的眼光来分析,在这年头,很多人都缺油水,自身能吃也是很正常。就比如父亲罗文,他吃一个大饼就没再吃了,不是吃不下,而是他要放开了吃,罗成买的这些都不够。

    一个大饼半斤多,罗成能吃饱,父亲只能垫吧一下肚子而已。

    “诗诗,你拿两饼子,给赵大妈和李婶家各送一个过去。”

    罗小雨和罗诗诗在房间里吃大饼的时候,老妈又过来喊了。而这跑腿的活,基本就是喊诗诗的,谁让她在家里年龄最小呢。

    赵大妈和李婶都是住附近的邻居,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这年头大家都比较注重邻里关系,很多时候,有急事喊邻里间帮忙,那是真的上。

    前些年收成还可以的时候,小孩子间互相串门玩,也总能混到一些零嘴吃。那时候吃食也精贵,只不过没这二年这样稀缺。

    一个大饼也就半斤多点而已,自家大儿子回来了,给个大饼也算意思了一下,别说没记着他们。

    “大叔,中午记得带凳子去我家吃饭,婶子和强子他们都去,布袋也带一个。”

    罗兵对着大叔罗武说着,一大早出门,早点来通知,就是怕他们有事来不了。小叔那边罗全因为住的更近已经通知了。

    “行,几年没见你哥了,也不知道变样了没有。兵子你去忙吧,我们会准时过去的。”

    罗武点了点头,侄子罗兵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确了,罗成回来了,等会就会去粮站里买粮。虽然粮可能不多,但大哥罗文家还是打算帮衬一下他们这做弟弟和妹妹的。否则也不会让他们带一个布袋子去。

    亲兄弟之间,客套的话就不用多说,要是有心,这恩情记着就行。而且罗武还有罗全也都是农民,甚至干活都是一个大队的,家里什么情况几兄弟之间都互相了解。

    罗兵从大叔罗武家出来后,就直接前往姑姑家了,因为两个叔叔都住的比较近,家里情况也好了解,平时也都互相帮衬着。

    而姑姑等于就是外嫁出去的女人,这平时也不好打听日子过的咋样。最近几个月都没来往了,但都嫁的是农村,姑父什么样,都清楚。其实不用打探,都能知道,基本就没有一个过的好的。

    这年月要想生活过的好,除非能有一份吃商品粮的工作。否则生意不能做,土地是集体的,就算是在往年收成可以的时候,普通农户也最多就养几只鸡。猪和牛都没有什么个人养的。

    嫁出去的女儿,可能不好意思空手回娘家吧。所以两个姑姑最近来往的少了。主要是也知道老大罗文家的情况,家里孩子多,而且还都是那种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那种,而且因为是老大,还要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

    这时代赡养老人,并不是跟后世那样一起分担的。一般情况都是父母跟着老大长子住,其他的儿子都会差不多的时候分家出去。父母的东西也基本上是留给老大的。

    而过年的时候,父母在的,其他子女也最多在那时候带点东西上门拜年。

    父母要是身体健康硬朗,那在平时能帮衬老大不少。但要是年岁大了,身子骨不行了,肯定就要拖后腿。

    很多地方风俗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所以这年代家里有好几个小孩的,千万别跟长子老大争什么,就光在养老方面的习俗,父母肯定会偏爱的。

    而且这思想,农村人在小的时候就灌输了。家里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留给老大的,因为从小灌输的思想,那些有几个儿子的,也都不会争。争的话,不管是亲戚还是外人,都不会支持。

    罗成的姑姑罗娟,嫁的还比较近,当然小姑罗红也不很远,就是方向不一样,更偏僻一点,让人感觉远。其实走路的话,按照距离,两家的路程相差不了多少。

    “娟子,你别生气嘛,这不是实在没法子了嘛。我难道不知道月月还小嘛,但已经十四了也不是不能嫁人。今年收成也就这样,我们两又没多少公分,这今年分下的粮肯定不够吃。”

    大姑罗娟跟姑父王林此时也已经醒了,地里的粮食也早就收了,现在村里也没多少农忙的活。最多地里也就是种一些耐寒的菜,种子可能都要通过村里去赊账。

    一大早,就因为一些事情,大姑就跟大姑父在床上吵了起来。姑父叫王林,不是王家的长子,跟大姑结婚后没多久,就跟那边家里分家搬出来住了的。也不是说一结婚就要分家,但根本住不下,特别是结婚后总要办那事,住不下肯定不方便。

    就拿罗成来说,他要是结婚,还是现在家里这条件,两个妹妹可能都会被父母赶去柴房住。有时候看上去狠心,但大多数又是逼不得已。

    大姑父的父母身子还硬朗,都能挣到工分。所以还能往下帮衬着,但大姑父的大哥家里娃也不少,而且大哥家的大儿子也都结婚生娃了。家里都有孙子了。

    所以大姑父的父母都是尽量优先照顾大哥那边一家子,而他这边,现在饥荒日子过不下去了。也不是父母狠心不帮,是实在帮不下去了。

    如果饥荒只是一年,一般哪怕是农村都会有些存量。但这已经两年了,之前大姑父家断粮的时候,他父母也帮衬过。但这又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

    多帮个一两回,大嫂那边就闹意见了。又不是有口粮多,自己一大家子还饿着呢,总不能全部饿死吧。

    所以大姑父这边,目前的日子也是天天喝稀的,但他家小孩小,不能上地里挣工分。老大是女儿,叫王月,今年十四岁了。按照道理,这样大的娃是可以到地里干活挣工分的,最多少计一点。

    可家里孩有几个小娃呢,所以王月就留在了家里照应弟弟妹妹。姑姑和姑父两人去地里挣工分,但可以算的出,今年口粮肯定更加的不够。父母那边也完全指望不上了。

    没有办法,姑父王林想了主意,把大女儿王月嫁了,已经十四岁了,在农村不是不能嫁人。也不指望什么彩礼之类的,要是对方人差不多,就随便给点都可以嫁过去。主要是家里可以节省一口粮。

    但要是对方人不怎么样,比如岁数大些,或者人长的不好,有缺陷之类的,那就得要些彩礼。

    大姑父是这样想的,但大姑却不愿意,虽说农村是有才十四岁就嫁人的。但毕竟是少数,一般都要十六左右。而且就算要嫁,也好歹物色一个好点的小伙,哪有这样只要给彩礼给粮,连岁数大或者长的不行的人也嫁的。

    “姑,大姑,在嘛。”

    “谁~谁的声音,好像是兵子。”

    正在家里与丈夫争吵的罗娟听到了门外的呼喊声,而她家因为是分家出来的,房子也不在村里人户比较密集的地方。在农村,邻里之间的房子基本都间隔不小。所以这呼喊声也肯定是喊自家的。

    “不会是你娘家人过不下去来找我们借粮的吧。”

    大姑父也有些吃惊的说着,不怪他会这样想。这不过节不干啥的,这小外甥上门,能有什么事。

    这年月最怕的就是不在节日的时候,亲戚上门,大部分是有事相求,而且很大可能就是跟粮食有关系。就算不是借粮的,但亲戚上门,哪怕是招待一顿饭,对于一些家庭来说都十分的艰难。

    “我娘家来人就不能是来看看我呀,我侄子想我了不可以嘛,哼,我先出门看看。”

    本来两人就在争吵,要是侄子真是来借粮的,先不说有没有粮借,但真是这样,那以后她在这边底气就要不足了。嫁出去的女儿,也是要靠娘家撑腰的,但娘家人都过不下去来借粮,那自己在夫家这边就要低人一头。

    “兵子,还真是你呀。你怎么来姑姑这边了,是有啥事嘛。”

    罗娟出门一看,还真是自家侄子罗兵,见到侄子,她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的,就是内心也在打鼓,别真是来借粮的。自家也都是天天喝稀的,要是侄子开口,该怎么说呢。

    “姑,我大哥从部队回来了。我奶和我爸让我来喊你们中午去家里吃饭,爸让你带姑父和表妹表弟一起去。不过就是记得带凳子和碗,今天大叔二叔也都会来。我等会还要去小姑家喊她们呢。”

    “啥,你大哥回来了,这是好事呀。大哥和大嫂可是以前可是天天惦记着。好呀,好呀~~真的好,姑姑肯定要去看看。你这路上累了吧,快进屋喝口水。”

    听到大侄子罗成回来了,当姑的是真的高兴。当然了,罗兵不是来借粮的,心里的嘀咕也是放下了。而且能一下把几兄弟还有她和妹妹召集去吃饭,那多少日子算是过的去了。否则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上门吃顿饭都会不好意思。

    “姑,不用了,我现在不累,等会我去小姑家喝口水就行了。等会去完小姑家我还要回去跟着爸和大哥去粮站买粮呢。爸说了,大姑你到时候记得带个布袋去,大哥从部队回来,发了点钱和粮票。”

    罗兵说道,他也算懂事,有些话也是点到为止。让带布袋去,肯定是装东西,而再交道一下是因为大哥罗成有粮票和钱才有的粮,这恩情得记大哥头上。以后大哥有什么事求上门,总得记他的好吧。

    当然了,罗家也不希望罗成真有一天会因为困难求上他们,更多的还是一种亲情之间的维护。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