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王的旗帜 > 第十三章 斗笠与草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咬着牙站起身,还未等迈开步子,施夷光就头顶着帷帽走了进来,这么热的天,顶着这东西,看起来是防止了阳光的照射,但这样却更热了。

    摘下帷帽,一张红红的脸,满是细碎的汗珠,好像还微微发着热气。

    “找了些木墩,修改一下就好,你说的那个练字沙盘,要麻烦些。”施夷光说着话,抽出腰里的麻布,隐擦脸上的汗水。

    “这么热的天气,不用伞吗?”叶墨问道。

    “伞?伞是何物?”施夷光满脸疑惑。

    叶墨愣住,这个时期没有伞?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吗?

    大脑记忆神经开始检索,根据史料记载,伞是公输班妻子想的点子,公输班制作出来的,再仔细推算一下,好像公输班现在比施夷光大不了几岁,应该十七八的样子。

    看起来,按照公输班现在的年龄段,可也到了成家的年龄,但是距离他把伞这种东西制作出来,好像还得需要几年。

    因为根据有依据的记载,这位工匠鼻祖,此时正在跟家里长辈,刻苦修炼技艺呢吧。

    施夷光静静看着他发呆,没有打断他,心里也能猜想到几分,心里一定想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她没有打断他,可是她唯一的八岁的弟弟施柯,拖着一把刚剥下来的麻,进了屋子,打断了叶墨的沉思:“大哥哥,看看我刚剥下来的新麻,给你编个鞋子。”

    叶墨回过神来,看着施柯,和他身后紧跟着施斑鱼的儿子施冕,伸出手,抚摸他的头顶,笑道:“谢谢小弟弟,大哥哥会给你讲更多的故事。”说话间,看到他手里的新麻,心头一动,问道:“这新剥下来的麻,很多吗?”

    施柯得到叶墨讲故事的承诺,很用力点点头,道:“大哥哥想要,我去给你拿多些。”说完话,放下麻,蹦蹦跳跳就出了屋子。

    施夷光一脸疑惑看着他,也没有询问,她相信叶墨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所以看着他拿起一根麻,破成三股,一头让自己拿在手里,然后见他双手把三股麻线编成偏平的麻绳,一直编了三条,才停下来。

    拿了四根一尺长短,寸余宽的竹片,十字形固定在桌子上面,又拿起编好的扁平麻绳,在十字形竹片上,一圈压一圈盘绕,等三条麻绳盘成一个圆形的时候,又用细线固定在十字竹片上。

    一手拿住上部,另一只手在下面中心位置,向上顶了顶,一个漏斗形状的物件就完成了,这才发现,屋子里围了一圈的人,还有五六个小孩子手里都拿着新剥下来的麻。

    叶墨看着施夷光笑着道:“我把这个东西称之为斗笠,也可以改善一下,称之为草帽,戴在头上,不但可以防晒,还可以防小雨,加上两条带子,扣在下颚,还可以防止被风吹落,日后拿到县城,可以五钱换一个。”

    说着话,就把这个最原始的斗笠,戴在她的头上。

    施夷光满眼羞涩,心里一甜,面色一红,头一低,腰身一扭,就走了出去。

    叶墨不禁心里一酸,暗暗叹了口气。

    心酸的不只有叶墨,还有施紫衣,噘着嘴,抓着他的衣袖,也不说话,就是满眼幽怨看着他。

    叶墨叹息着道:“那只不过一个试着做的,还有些地方需要修改,特别是材料的运用,下一个才是最好的,当然是给你的。”

    郑旦急急叫道:“还有我的,还有我的......”

    施柯领着一群众小弟,也跟着叫道:“还有呢......”

    叶墨只好连声道:“都有,都有,好,好,都有,......”

    施老汉和七婶娘笑着走了出去,施斑鱼一手拉住施柯,另一只手拉住施冕,领着一群小子也走了出去。

    女人手巧,心也灵动,叶墨只不过提出几个意见,施夷光就带领众多妇女,赶制出来几乎接近于后世的草帽了,包括制作材料、样式等方面的全面改进。

    而对于伞,几个女子也只能羡慕感叹在图纸上,距离制作出来,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因为能制作出伞的工具,还没有发明出来。

    这些工具,就是公输班发明出来的锯子、刨子、墨斗等......

    ......

    润物细无声。

    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苎萝村的变化,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浦阳江两岸的东西两村,大都换了新房,剩下的几户,也在有条不紊的翻新之中。

    叶墨学堂土楼的后面,就是妇人们居住的四合房屋,分东西各五间厢房及九间正房,穿过正屋就是刚刚建成两排前后各十间饲养房屋,左边是规划中的精铁工坊,右边是规划中的烧窑工坊。

    两村江岸最狭窄段,就作为历史上第一座石桥的诞生地。

    大小石块都按照叶墨的图纸,终于一点点凿刻了出来,用费了许多青铜工具,心痛的施里正直跺脚,干瞪眼想骂上几句,却又开不了口。

    好在看着石料整齐堆砌在两岸,心里仿佛有了底,听叶墨解释就等待地桩和梁木搭建完成,就上石料了。

    路面也干净平整了,有些路段,还铺垫一层薄薄的碎石,比如施里正家,叶墨学堂前面的一段路,就是铺成大小近似相同的小石头。

    山里的石头不花钱,沙子也不花钱,只是学堂需要沙盘练字的细沙,不好找,但浦阳江底的细沙,也是不花钱的,当然不能在自家村子这段河底取沙,要到远处下游无人居住之地去取,不然岂不坏了自家的水质?

    木工活计,最基本的也易学,每家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聪慧的,缺的只是捅破那层窗户纸,不过可惜的是,纸张还需要四百多年后的蔡伦制作出来。

    所以,叶墨就变成了这张窗户纸。

    家里有做工匠手艺的,都按照叶墨所说的什么“流水线”的,就做好自家应该做的什么“水车”、“曲辕犁”、“织布机”散件,日后在实地进行组装。

    反正咱们粗人一个,这个谪仙让咱们咋干,咱就咋干,咱们都信得过这个谪仙一样的小后生。

    没瞧见就连施里正都听信小后生的话吗,况且,还教咱家里的娃娃识字呢,知道家里穷的跟什么似的,还不用家里出钱,这是多厚道的人啊,这可是大大的贵人呢。

    咱们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粗人,哪个还敢想识文断字的?

    贵人呢......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