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刘家大宅门 > 第七十一章 扬州贩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古人云: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北岸,当年隋炀帝要到扬州看琼花。故大运河穿城而过,构成了扬州水路交通无与相比的便利。

    扬州汪氏盐业公司门口,刘镛下了马车,进了汪氏盐业公司,对伙计道:请问掌柜的,不知汪东家可在?

    掌柜的笑着道:在里面,不知阁下何方人士,找东家有何贵干?

    刘镛道:那烦请禀报,说归安刘镛到此。

    掌柜的道:那阁下稍等片刻,鄙人进去禀报就是。

    不多时,汪生褀出来,见刘镛双手作揖笑着道:哎呀,刘东家,稀客稀客,是哪阵风把您吹到这里,里面请。

    刘镛随汪生褀进了内屋。让座,互相客套了一番。

    汪生褀笑着道:那次在沪,是我汪家危难之际,多亏刘东家等鼎力相助,解决了我家燃眉之急,乃是救命之恩,我汪某铭刻在心。

    刘镛笑着道:汪东家乃言重了,谁家没有个一时之难。

    汪生褀又道:敢问刘东家,以前是否到过扬州?

    刘镛笑着道:让汪东家见笑了,刘某生平还是第一次。

    汪生褀道:那好,刘东家在此多住几日,也好让汪某尽一下感激之情。

    刘镛笑道:刘某已经给汪东家添了麻烦,多住几日如何敢当?

    汪生褀道:哎,此话何以见得?要请刘东家过来,也是一件不易之事,何况这次不请自来,那是难得的机会。

    刘镛笑着不语。

    汪生褀又笑着道:中国出美女的地方不少。‘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唯独‘扬州美女’叫得最响、流传最广。 天涯芳草,为何扬州一枝独秀? 川泽秀媚,风和雨润,物产丰饶,气候宜人。扬子江在身边流淌,古运河穿城而过,瘦西湖千娇百媚。在润漫的季风吹拂下,这样一方水土养育出的女儿,水灵灵、翠生生,如雨后海棠那一抹新鲜般透明。 扬州自古繁华。唐代扬州是国中最繁华的城市,近来,扬州盐商把持了全国的盐运业,富甲天下。因此,扬州诗书礼仪之家、钟鸣鼎食之户众多,文人士子云集,诗画琴书雅集频繁。没有困顿窘迫的生活压力,却有浓郁的艺术氛围熏陶,这样的环境里生长的扬州女子,怎么能不优裕从容、兰质蕙心、气韵生动?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说完,两人哈哈大笑。

    刘镛笑着道:看来汪东家对美女颇有研究。两人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刘镛又道:鄙人对美女实在不感兴趣。汪东家所谈扬州盐业,不知时下行情如何?

    汪生褀道:不谈此事倒也罢,一谈此事,吾心中怒火油升。时下盐业朝廷把持甚严,谁还敢私贩?吾偌大的行也是货源短缺,前不久,严州府差人带了银票前来吾行预购,也只是空手而归。现五百两一张盐引,也只是有价无市。时下,谁手中尚有盐引,谁就是睡在白银之上。

    刘镛笑着道:鄙人手中倒有一些,不知汪东家意下如何?

    汪生褀惊奇地问道:刘东家此话当真?你何处得来,现盐引实在紧俏。若真有,鄙人也要,这好比种田人买米下锅。

    刘镛笑道:鄙人手中确有不少盐引,尚有1万九千张。

    汪生褀惊奇地道:此数,乃两淮全年产量,如此说来,这里的盐业已控制在刘东家之手。您还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盐局管理处,有关手续鄙人愿意为刘东家效劳,包在我身上。

    刘镛笑道:那先谢了。鄙人无意控制贵处盐业,只指望手中之货早点出手。

    汪生褀道:鄙人要两千张。价格就按五百两。

    刘镛与汪生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后,汪生褀再三挽留,刘镛执意要走。两人告别。

    刘镛马不停蹄回到家。

    洪英见刘镛回来,马上迎上前去,道:老爷路途劳累,天气又炎热,先息息才是。

    刘镛笑道:要赚钱,哪有轻而易举,不累之理?

    洪英给刘镛打来了洗脸水,又吩咐吓人沏了茶。

    刘镛一边在擦脸,洪英一边在给他扇扇子。一边关切地道:看你浑身是汗,为妻感到怪心疼的。钱乃身外之物,够花就行。何况老爷年岁已高,何必还如此日夜奔波。

    刘镛笑着道:你已认为为夫年岁已高,吾可想,我们还要生几个孩子呢。

    洪英红着脸,道了一声:您这个老不正经的。于是,就回了内屋。

    ......

    嘉兴、金华等地腌制行业发达,需要盐的量很大。

    刘镛带了阿荣一路过来,盐引已经出手过半。他们赶着马车,正沿着蜿蜒的小路向严州府而去。

    八月份的天气,赤日炎炎,空气闷热得划根火柴就可以燃烧起。田野里一片荒芜,水田里干枯得裂着一道道交叉不一的裂痕。刘镛看着窗外,心里却感到一阵无比的冰凉。

    马车路过一道山坡,只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围着。

    刘镛道:停车,下去看看。

    刘镛下了马车,和阿荣一起来到人群中,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一男一女两具衣衫褴褛的尸体躺在那里,有几个年轻人在挖坑。刘镛问道:死者何人,为何就此埋了?

    一位衣衫褴褛年青者哭诉着道:死者乃小生父母,只因近日我处不少人得了如此怪病,无钱施药,只得等死。又因家境实为贫寒,无钱埋葬,只得就地掩埋,入土为安,以抚吾不孝之心。

    刘镛听后,泪流满面道:且慢埋葬。

    几个人好奇地看着刘镛。

    刘镛对阿荣道:掏些银两与他,让他给父母买两口棺枋,买些衣服,换了再埋不迟。

    小青年一下朝刘镛跪下,道:客官如此大恩大德,在下铭刻在心,有生之年,力图相报。

    刘镛道:快快起来,抓紧去办。

    旁边一个帮忙挖坑的人无意道了一句:如此情况,那村里还有好几家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听村里还有好几家,刘镛对阿荣道:这就前去看看。

    刘镛、阿荣随带路者前往村里,只见一户人家正好抬着一具用芦苇裹着的尸体出来。刘镛吩咐阿荣掏银,一下子有10多户人家,刘镛吩咐阿荣一一照办。

    在一家民宿里,刘镛得知当地普遍得了疟病,还有不少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疟病并非是不治之症,只因无钱施药。

    刘镛唤人去把甲长请来。又吩咐阿荣每户发五块大洋。

    刘镛对甲长道:快快差人去请郎中,给病者医治,所需费用概由在下承担。

    甲长向刘镛双手作揖,深情地道:客官如此大义,乃我民众之救星,名垂青史。请问恩人尊姓大名。

    阿荣嘴快,道:归安县刘镛是也。

    刘镛笑道:哎,区区小事,何必挂齿。

    郎中来了。刘镛对郎中道:这几天劳驾您给村里所有病人治病,到康复为止,所有费用和他结算。

    由于天气炎热,加上几天的劳累,又没有很好的进食,刘镛突然感到一阵头晕,倒在地上。

    这下,可急坏了村里所有人,阿荣也急得团团转,不知所措,万一有个事如何交代?甲长紧接着叫道:快,快!叫郎中赶快过来。

    郎中过来给刘镛诊了脉,道:他乃是劳累过度,加上几天没有好好饮食,人有些虚脱,现在也有点高温,等高温退了,自然就会恢复。现在急需要‘一见喜’的退烧草药,我这里已经用完,得马上派人上山采药。

    一听要上山采药,两位上了年岁的村民,背起箩筐就走。

    不多时,一箩筐‘一见喜’背来了。

    一位老大娘,细心地把草药洗干净,熬成汤,用调羹慢慢地喂着刘镛。

    不久,刘镛渐渐睁开眼睛,周围的人悬在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

    刘镛第一句话就问道:病人是否都已经得到了治疗?

    甲长道:请客官放心,病人都已医治,正在恢复,您好好养病。

    一位老大娘也给刘镛熬来了鸡蛋汤,给刘镛慢慢喂下。

    两天以后,刘镛渐渐恢复了元气。刘镛要阿荣和郎中把账结清,然后就回南浔。

    郎中感动地道:客官如此大义,让鄙人受益匪浅。这次百姓就诊,只收药费,诊费就免了。

    阿荣双手作揖,向郎中表示谢意。

    刘镛和阿荣要回南浔,乡亲们都到村口挥泪相送。

    马车上,刘镛对阿荣问道:还有多少银两?

    阿荣道:已所剩无几。

    刘镛又道:此次经历,回家谁都不要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