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大明第一纨绔 > 第一百九十六章 借花献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东宫。

    后殿。

    肖琦快步走进了大殿之中,恭敬的冲着朱标行了一礼。

    “启禀太子殿下,公主已将二皇孙亲自送回东宫。”

    肖琦一边行礼,一边看了一眼朱标,迟疑着说道。

    “胡非呢?”

    朱标点了点头,漫不经心的问道。

    “已经离开皇宫,不过根据底下人回禀,胡公子与公主带着二皇孙在太星湖游玩之时,说了一些不当之言。”

    肖琦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

    听到肖琦的话,朱标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说了什么?”

    朱标抬头看向了肖琦,面色有些凝重的问道。

    “他当着众多随行人员的面,突然询问二皇孙,想不想当皇帝。”

    肖琦迟疑着答道。

    “什么?!”

    听了肖琦的话,朱标不由得惊呼出声,忍不住站起了身。

    “此事当真?!”

    紧接着,朱标瞪着肖琦,凝重的问道。

    “确实如此,当时不止一人听到。”

    肖琦点着头说道。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特地询问了几名侍卫,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胡闹!他以为皇宫是自家的后花园吗?!居然敢如此大胆!”

    朱标皱着眉头,有些担忧的斥责道。

    父皇还在位,敢在皇宫之中有此等言论,如果父皇一旦知道,那便是意图谋反之罪!

    “他还说了什么?”

    朱标面色凝重的看着肖琦,犹豫了一下,接着追问道。

    “他还教了二皇孙什么为君之道。”

    肖琦急忙答道。

    “为君之道?!”

    朱标一听,再次震惊,可是脸上却露出了一丝疑惑。

    于是,肖琦就将胡非当时交给朱允炆的所谓为君之道根据听到的汇报转述给了朱标。

    “民安则心齐,心齐则大明安,大明安,则天下安。”

    可是听完肖琦的转述,朱标却露出了一脸惊讶,不由得默念着这句话,脸上满是赞许之意,原本的那丝不满和愤怒已经瞬间消失。

    “好一个民安即天下安,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这样的见地,他还真是说到点上了。”

    朱标来回躲着步子,回想着胡非的话,喃喃自语着说道,言语之间满是赞许。

    “太子殿下,这件事该怎么掩盖?这件事要是被陛下知道了,恐怕不堪设想。”

    肖琦并不明白胡非的那番言论中含有什么样的深意,有些担忧的问道。

    他只知道,如果这件事一旦传出去,不但胡非会引起陛下不满,还会牵连太子。

    “不必了,即便父皇知道,想必也不会责怪胡非,更何况他说的并没有错,生在帝王家,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与皇位脱不开关系。”

    “而且如果父皇知道了他的这番言论,恐怕不但不会责罚,还会十分满意。”

    朱标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听了朱标的话,肖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茫然,接着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而朱标则是一边踱着步子,一边默念着胡非的那些话,时不时的便会赞许的点一点头。

    ...

    京师城中。

    街道上。

    胡非乘着马车缓缓向洪宾楼返回,身上的酒气已经散去,跟来时的神态相比,已经完全换了一个样子。

    看到胡非神态的变化,春蝶暗自松了一口气,知道少爷没事了。

    “裴杰,回去之后向刘璟书信一封。”

    正在这时,胡非看了一眼车厢门口,淡淡的说了一句。

    坐在车厢外的裴杰什么都没有问,直接答应了一声。

    听到裴杰的回复之后,胡非再一次闭上了双目,开始闭目养神,不过状态却和来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子。

    今日在太星湖的那番言论,看起来是讲给朱允炆听得,但他其实是借着朱允炆将那些话传到朱标和朱元璋的耳中。

    如果他所料不错的话,那番言论此刻估计已经传到了东宫和养心殿。

    既然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时候该加快进度了,必须要让朱元璋更加信任他才行,否则年后那一关,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去。

    那段为君之道的言论,就是在投石问路。

    其实那些话都是他从刘璟的遗言之中总结出来的,只不过是借花谢佛,所以于情于理都该写信告诉归乡的刘璟一声,毕竟盗用了其父刘伯温的言论。

    而且他当初答应过刘璟,有朝一日要将这些话告诉朱元璋,虽然这次不是亲口转述,但是只要让朱元璋知道就行了。

    虽然当时在场的只有朱标的人,但是他可以肯定,朱元璋很快也会知道,因为在那堵宫墙之内,没有什么是能瞒过朱元璋的,除非不想知道。

    ...

    皇宫。

    养心殿。

    “启禀陛下,毛校尉在外求见。”

    庞玉海快步走进了大殿,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

    “他怎么来了?”

    “宣!”

    朱元璋愣了一下,迟疑着说道。

    很快,检校校尉毛襄快步走进了殿内。

    “微臣毛襄,参见陛下!”

    毛襄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礼。

    “平身吧。”

    “何事?”

    朱元璋摆了摆手,抬起头看着毛襄,疑惑的问道。

    “启禀陛下,胡非今日去了东宫,在东宫遇到了安庆公主,之后便与安庆公主在皇宫中游览了半天。”

    毛襄拱着手,缓缓说道。

    听了毛襄的话,朱元璋不由得皱了皱眉,但却并没有说什么。

    “有检校回报,胡非当着随行人员的面,说了一些大逆不道之言!”

    毛襄看朱元璋没有追问的意思,再一次开口说道。

    听到毛襄这句话,朱元璋的脸色立刻沉了下去,眉头紧皱。

    “他说了什么?!”

    紧接着,朱元璋盯着毛襄,沉声问道,眉宇之间露出一丝威严。

    “他居然当着随行人员的面问二皇孙想不想当皇帝,并且大言不惭的教授了二皇孙一些为君之道,简直无视陛下威严,无法无天!”

    毛襄拱着手,大声说道。

    “岂有此理!他是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朱元璋听完,用力拍了拍书案,应声而起,满脸愤怒。

    “都说胡相有谋反之心,看来并非空穴来风!”

    毛襄一看朱元璋满脸愤怒,急忙补充了一句。

    听完毛襄的话,朱元璋紧握双拳,眉宇之间露出了一丝阴沉。

    “毛校尉,话可不能乱说啊,为何不把当时实情讲给陛下听呢?”

    正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庞玉海突然开了口,看了一眼毛襄,缓缓说道。

    “事实如此,检校的消息,不可能有假。”

    毛襄拱了拱手,肯定的说道。

    “可是老奴收到的消息却并非如此。”

    庞玉海摇着头说道。

    “你也知道此事?为何不曾告知朕?!”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瞪着庞玉海,沉声说道。

    “陛下,奴才也是刚刚收到的消息,恰逢毛校尉觐见,所以一时没来得及向陛下禀报,却不知毛校尉找陛下也是因为此事。”

    庞玉海急忙行礼,恭敬的说道。

    “如实说来。”

    朱元璋沉着脸,指了指庞玉海,沉声说道。

    “是。”

    庞玉海急忙恭敬的答应了一声。

    一旁的毛襄看到这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暗中咬了咬牙齿。

    当即,庞玉海就将胡非当时所说的话几乎一字不差的转述给了朱元璋。

    听着庞玉海的转述,朱元璋的脸色不停的变换,从最开始的愤怒,到惊讶,再到震惊,最后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陛下,以上就是胡非当时所说的言论,也是毛校尉口中所提到的不当之言,几乎与胡非所说一字不差。”

    庞玉海拱着手,恭敬的说道。

    “好一个民安则心齐,心齐则大明安,大明安,则天下安!”

    “好!好!好!”

    朱元璋点着头,情不自禁的连说了三声好,回想着胡非的言论,脸上的赞许之意越加的明显。

    看着朱元璋前后的反应,毛襄面色凝重,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丝对庞玉海的怨恨。

    而一旁的庞玉海则终于松了一口气,悄悄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