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爱笔楼 > 蜀汉 > 第四章 招揽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爱笔楼] http://www.ibiquzw.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谢公子大恩,日后但有所需,慈刀山火海,义不容辞!”

    太史慈对刘璋深鞠一躬,不听的感谢。

    “子义不必多礼。”

    刘璋双手扶起太史慈。

    太史慈疑惑地看向刘璋。

    “公子怎知我的姓名?”

    刘璋心里哈哈一笑,心想我来北海有一半就是找你,能不知道么?

    “子义忠义孝顺,天下谁人不知!”

    太史慈有些不好意思,脸色微微一红。

    “公子过奖了,敢问公子来北海何事?可否需要在下?”

    刘璋听出太史慈想报恩,更不能如他的愿。

    “我来北海求学,欲拜师郑玄先生。子义缘何推车来此?”

    太史慈说了下州府和郡府的矛盾,以及自己想要避祸辽东的事情。

    刘璋暗中松了口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若太史慈跑到辽东如何找他。便出言劝阻。

    “我观老夫人身体不便,更何况辽东寒冷,如今州府之事已然化解,不如此事就此作罢。”

    太史慈重重的叹了口气,不住的摇头。

    “某亦不愿受累母亲,奈何东莱已然辞官而去,如今州府恐再生事端。”

    太史慈突然感觉天下之大,竟无处可去,心中不免悲凉。

    刘璋知道如今的太史慈已是走投无路,招揽的时机来临。

    “子义兄不必担心,如不嫌弃,可暂居我护卫统领,老夫人的身体也好就近照料。”

    太史慈没有答应,反而犹豫起来。

    这时太史慈的母亲眼神坚定地看着他。

    “子义,我知你心怀大志,却这般落得这般田地。若无刘公子,我二人难逃逃狱之苦!”

    “刘公子对我母子二人有大恩,莫说护卫统领,就是寻常小厮,也不能犹豫。”

    太史慈听后恍然大悟,对刘璋躬身一礼。

    “多谢刘公子收留,以后全凭公子差遣!”

    刘璋欣喜万分,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手下一员大将。

    “子义放心,等我学成之时,你与我一同返回父亲处,定让你一展心中抱负!”

    转眼四年过去了,刘璋看着对面的太史慈不禁感叹。

    “子义,时光飞逝,转瞬间我等共度四载有余。多谢对我武艺之教导”

    “公子客气,公子的身体素质已是不亚于我,健身方法也使某获益良多。”

    “我的母亲身体康复,更要多谢公子”

    刘璋诶了一声,责怪太史慈拿他当外人。

    “我早已视老夫人为我母。如今学业已成,也该到了返程之时。”

    “当时答应子义,向我父举荐。可我父亲调任宗正,已非冀州刺史。不知子义有何打算?”

    说罢,刘璋紧张的看着太史慈。

    “我母子深受公子大恩,无以为报。与公子相交四载,深知公子乃成大事之人。若公子不弃,子义鞍前马后,报效公子!”

    太史慈根本没有考虑,十分坚定地跟随刘璋。

    “我深知子义必不相负,今得子义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刘璋其实清楚太史慈的为人,这下挑明之后就再无顾虑。

    此时,国渊和孙乾走了进来,看着如此欣喜的刘璋,不禁发问。

    “刘贤弟因何如此高兴?”

    刘璋没有回答,对两人说道:“两位兄长快坐!”

    四人全部落座,刘璋举起酒杯。

    “刘璋在北海四年,只对两位兄长的才学十分佩服。来,我先干为敬!”

    一杯下肚,众人看着刘璋,知道他有话说。

    “如今学业已成,我欲向恩师辞行,返回雒阳。”

    国渊和孙乾举杯道:“我等祝贤弟一路顺风。”

    “几位兄长觉得当下世道如何?”

    刘璋喝了一杯酒,向二人发问。

    孙乾和太史慈没有说话,国渊却忍不住吐槽。

    “如今世风日下,朝廷买卖官爵,宦官干政,民不聊生,恐有变革。”

    刘璋点点头,表示对国渊的赞同,还说了自己的看法。

    “不仅如此,朝庭对西羌战争持续数十年,花费甚大,徭役兵役严重,各位兄长可知太平道?”

    “知道,如今太平道众甚多,广施符水,治病救人。遍及各个州郡。”

    国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如今朝堂昏暗,民不聊生,怕是会给某些人可乘之机啊。”

    见三人都是忧心忡忡,刘璋厉声骂道:“子义之事就可见如今朝堂与当地政令多么混乱不堪,上层不见农民疾苦。”

    “张角三兄弟打着治病救人的幌子,广招信徒,其势已是不可阻挡。据说信徒已多达几十万,遍及各个州郡!”

    “更有甚者变卖家产,千里迢迢追随。而且其中不乏豪强,官员。以致未能引起朝廷重视。”

    ”以我观之,太平道必反。”

    刘璋此话一出,三人皆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